6月6日,作为本次缝制机械行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及协会全体党员群众,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全体委员及高管团队,各地方行业商协会会长、秘书长,集体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和朱毛旧居,重温了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更直观地了解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救国救民的革命情怀。
“一次井冈行,终生井冈情”。本次主题教育学习安排内容充实、紧凑有序。大家寻访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聆听现场教学。曾志、王佐等红军先烈的后代,在访谈会上亲身讲述先辈们的英雄事迹。面对革命先烈的历史遗物、场景、图片,抚今追昔,大家深受触动。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家系统地了解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斗争期间的艰苦而光辉的历程,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再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展厅以音像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大革命失败后,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坚定信念的指引下,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依靠群众,最终赢得胜利的艰辛历程。
访谈会上,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之孙石金龙和革命烈士王佐之孙王生茂分别向大家讲述了当年井冈山发生的故事和后续影响。曾志同志为了革命,将亲子含泪送人,失散23年重聚后,已是“高官”的母亲却不徇私情,让儿子继续务农终生;亲孙子想办个“农转非”,曾担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奶奶却婉拒;去世后,她留下了87个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她嘱托要将这些工资交给组织,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她留下遗言“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聆听红军后代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了解到井冈山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领悟到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现实意义,许多学员悄悄拭去眼中的泪痕,感动不能自已。
随后,全体学员前往参观了红军第一所正规部队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在这幢狭小的木结构两层楼中,医务人员和伤员们一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克服敌军严密的经济封锁,治好一批批伤病员重返前线。
在大井朱毛故居,毛泽东、朱德、陈毅、何长工、王佐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生活战斗于此,仅存的一堵遍布弹孔的残墙、屋前毛泽东读书、看报时坐过的读书石、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革命时期的风雨历历在目。
井冈处处遗忠骨,松树风格励吾侪。党的奋斗历史是光荣而伟大的,体验红军革命的艰苦条件,重走老一辈革命家艰巨卓绝的革命历程,体会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身临其境融入革命历史。此次井冈山之行,学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对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和真谛的领悟,让大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锤炼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要让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融入工作实践,将以井冈山精神激励自身,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立足岗位、尽心履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